本文目录导读:
【羽毛球混双教案】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模拟实际比赛的场景,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羽毛球发球技术,还旨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1、发球的基本姿势;
2、转动手腕的速度与力量;
3、持握球拍的手臂位置。
4、传球时机的选择。
5、教练员的指导和纠正。
教学难点
1、发球时手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球拍在击球过程中的旋转和控制。
3、接收对方发球时的准确性和反应速度。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播放羽毛球比赛视频。
2、美式羽毛球拍、发球板等设备。
3、周围的同学或老师作为模拟对手。
教学过程
(一)引入部分:
1、导入:展示一组羽毛球比赛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比赛中的发球动作。
2、引导:教师提问:“你们认为羽毛球发球有哪些基本步骤?”“哪些步骤需要练习?”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二)讲解部分:
1、发球的基本姿势:教师示范正确的发球姿势,包括肩部、腰部、手臂、手腕和脚部的位置。
2、转动手腕的速度与力量:教师讲解如何以不同的速度和力量转动手腕来改变球拍的方向和力量。
3、持握球拍的手臂位置:教师强调手握球拍时手臂的位置要自然、稳定,不要过度伸展或弯曲。
4、传球时机的选择: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不同情况下应该选择哪种传球时机。
5、教练员的指导和纠正:教师对学生的发球技术和传球时机选择进行指导,并给予适当的纠正和反馈。
(三)实践部分:
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两名队员进行实战演练。
2、模拟比赛:教师模拟比赛场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发球和接球。
3、反馈与总结: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结束部分
1、集中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发球技术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作业
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一次家庭发球练习,并录制自己的发球视频。
2、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上的发球练习,并记录自己的进步。
反思与改进
1、教学反思:教师反思本次课程的效果,分析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2、改进建议: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并计划下一次的教学活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教授羽毛球混双的发球技巧,并帮助学生掌握这项技能,通过模拟比赛和实际练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