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九游J9 2025-03-31 九游娱乐 5 次浏览 0个评论

1.首个“世界冰川日”

2025年起每年的3月21日被定为世界冰川日,旨在提高人们对冰川在气候系统和水文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冰川快速融化影响的认识。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1张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1日,在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南斯特伦菲尤尔附近拍摄的冰盖(无人机照片)。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介绍,该纪念日的设立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报告数据:全球冰川正以年均2670亿吨的速度消融,若延续当前碳排放轨迹,到210年将有80%中小型冰川彻底消失。冰川作为"地球固体水库",储存着全球69%的淡水资源,其加速消融已导致海平面上升贡献率超30%,威胁全球20亿人饮用水安全。

纪念日期间,全球联动开展三大核心行动:在喜马拉雅山脉,尼泊尔旅游局联合国际登山协会开展‘珠峰清扫行动’,据该局2024年白皮书披露,截至2023年底,已从南坡海拔6000米以上区域回收1980-2020年间遗留的1.2吨废弃氧气罐及营地设施;瑞士阿尔卑斯山区设立冰川教育营地,通过AR技术向青少年展示过去40年阿莱奇冰川退缩2公里的实景对比;智利与阿根廷联合启动巴塔哥尼亚冰原监测计划,部署200个物联网传感器实时追踪冰川动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强调:“冰川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体温计’,其消融速度远超预期。我们呼吁各国将《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纳入法律体系,要求发达国家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量减至1990年水平的45%。”世界气象组织同步发布《冰川保护技术路线图》,提出建立全球冰川数据库、推广冰川友好型可再生能源等七大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团队在预印本平台发布论文,显示2023年通过无人机实施的人工降雪使达索普冰川消融量同比减少12%,该成果预计于2024年第三季度完成同行评审。这项由中科院主导的“亚洲水塔守护计划”,为全球冰川生态修复提供了新范式。正如冰川学家康世昌所言:“每延缓1厘米的海平面上升,就能为沿海城市争取10年的适应时间。守护冰川,就是守护人类文明的未来。”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2张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1日,在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康克鲁斯瓦格附近拍摄的冰盖边缘的一处冰川。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3张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1日,,在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康克鲁斯瓦格附近,人们在冰盖上行走。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4张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0日,格陵兰伊卢利萨特,一艘渔船在冰山周围航行。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5张

当地时间2025年3月4日,格林兰努克,海面漂浮着冰块。

2.法国公共卫生署:2024年夏季高温致法国逾3700人死亡

法国公共卫生署3月11日发布报告说,2024年该国本土夏季高温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3700人,占同期全因死亡人数的2%以上,其中四分之三以上是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报告覆盖了2024年6月1日至9月15日法国本土的气象与卫生状况,发现当年夏季平均气温比正常值高出约0.7摄氏度,为自1900年以来第8个最炎热的夏天。报告说,对2024年夏季期间发生的高热、脱水、低钠血症等与高温相关健康指标的统计显示,有超过17000人次因该类症状前往医院急诊就诊,其中52%是75岁及以上的老人;在高温热浪时段,因暴露在高温中而导致的死亡病例超过600例,占当期全因死亡人数的10%以上。 法国公共卫生署介绍,2014年至2023年间,夏季因高温导致的各年龄段死亡人数估计为37825人,其中75岁及以上者为24603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6张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2日,法国图卢兹,一对夫妇边走边吃冰淇淋。法国正在经历2024年的第二次热浪,法国气象局呼吁40个处于橙色警戒状态的部门的居民保护自己。

3.日本岩手县火势凶猛:过火面积已达2100公顷

当地时间2月26日下午,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发生多起山林火灾。当地政府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这场山火的过火面积已经达到了大约2900公顷,造成1人死亡,78处房屋受损。直到3月9日,大船渡市连日来的山林火灾才得到控制。

据央视新闻报道,10日,在山林火灾发生13天后,当地政府当天正式解除对居民发布的避难指示。据当地政府公布的信息,火灾期间避难指示涉及人数最多时达4596人,约占当地总人口的14%。报道称,本次大火造成102栋房屋受损,其中76栋被完全烧毁。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7张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0日,日本岩手县大船渡,航拍照片显示因大火而受损的森林。

4.热带气旋“洪德”袭击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国家风险和灾害管理办公室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日袭击该国南部海域的热带气旋“洪德”已造成该国8人死亡、88人受伤,另有一人失踪。数据同时显示,马达加斯加西南部和南部五个大区受灾严重,受灾总人数已超过8.8万,其中约2.8万人被转移至临时安置点。同时,“洪德”带来的暴雨及洪水已毁损房屋1.3万栋,另有超过6000公顷稻田被洪水淹没。马达加斯加位于西印度洋海域,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是雨季和热带气旋多发季。2022年2月,强热带气旋“巴齐雷”袭击马达加斯加,造成百余人死亡。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8张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日,马达加斯加马哈赞加遭到暴雨袭击,城市街道被洪水被淹。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9张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日,马达加斯加马哈赞加,暴雨引发洪水,街道被水淹没,民众在洪水中行走。

5.美国多地遭遇龙卷风天气 已致36人死亡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3月16日下午,美国南部和中西部部分地区遭遇的大规模龙卷风天气已造成至少36人死亡。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随着风暴向美国东海岸移动,纽约西部地区当天将出现雷暴、破坏性大风,局部地区会出现龙卷风。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他已向受灾严重的阿肯色州部署了国民警卫队队员。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10张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7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瑞奇兰镇,大树被龙卷风刮倒。

6.危地马拉火山喷发:灰柱高达七千米,数万人需撤离

据新华社报道,3月10日早些时候,位于危地马拉城西南的富埃戈火山开始喷发,喷出的气体和火山灰柱高达7000米,炽热的火山碎屑流从山上快速落下,并向西北和西南等方向扩散50公里。当地政府已启动受影响两个省份埃斯昆特拉省和萨卡特佩克斯省的警戒状态,暂无人员伤亡报告,但周边地区约3万居民需撤离。危地马拉国家减灾协调委员会表示,此次火山爆发活动将导致附近社区出现“火山碎屑流”。作为预防措施,火山附近村庄已撤离约125户家庭近900人。有关部门密切监测火山碎屑流的情况。火山碎屑流是指火山喷出的气体和碎屑的混合物,常横扫地面,极具破坏性。救灾部门10日稍早时评估,火山碎屑流为弱至中等级别。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11张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0日,危地马拉阿洛特南戈,富埃戈火山喷发。

7.韩国多地发生大规模山火,受灾森林面积创下历史新高

当地时间23日,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发布报告称,21日至23日在庆尚道等地发生的森林火灾导致近8000公顷森林被烧毁。据报道,截至当晚9点,庆尚南道山清、庆尚北道义城、蔚山市蔚州、庆尚南道金海、忠清北道沃川共五个地区发生大规模森林火灾,韩消防部门正在展开扑灭工作。此次发生的火灾已造成4人遇难,6人受伤,1988人紧急疏散避险,90栋房屋被全部烧毁,20栋房屋部分受损。过火面积持续增加,当晚9点已有7778.6公顷森林被烧毁,其中义城6078公顷、山清1379公顷。由于强风来袭,天气持续干燥,韩消防部门的灭火工作面临困难。山清地区山火扑灭率为71%,义城、蔚州、金海分别为60%、72%、96%。沃川地区明火当晚8时许得到控制,扑灭率为100%。

据韩联社27日报道,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当天通报,韩国多地森林火灾已造成26人死亡,30人受伤。受灾森林面积达3.6万公顷,创下历史新高。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12张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3日,韩国庆尚北道,义城郡山火仍在持续蔓延。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13张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4日,韩国蔚松,野火导致村庄房屋燃烧。

8.风暴带来强降雨,致使西班牙部分地区处于警戒状态

据新华社报道,由风暴“劳伦斯”引发的强降雨导致西班牙南部地区洪水泛滥,目前已造成3人遇难。在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强降雨导致两条河流洪水泛滥,一对夫妇和一名约70岁男子在洪水中遇难,数十名民众一度被困。当地政府已疏散受影响较严重的部分街区民众。报道说,该自治区目前仍有多条河流处于红色警戒水位,数条公路被关闭,部分铁路线中断。此外,本次强降雨还影响到西班牙东南部的穆尔西亚、西部的埃斯特雷马杜拉等多个自治区,全国多座大坝开闸泄洪。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14张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7日,西班牙南部韦尔瓦省吉布拉隆,风暴“劳伦斯”引发的强降雨,一辆汽车沉没洪水中。

9.喜马拉雅山雪线升高引担忧

研究人员发现,由于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喜马拉雅山的雪线正在逐年升高,这可能导致更频繁的野火灾害和水资源紧缺问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卫星图像显示,喜马拉雅山雪线的高度正在以异常速度上移。2024年12月11日和今年1月28日的卫星图像对比显示,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雪线上移超过150米。美国尼科尔斯学院冰川学家毛里·佩尔托说,2021年至2025年期间,高雪线现象屡见不鲜,只有2022年的雪线高度接近往年平均水平。令人关注的是,研究人员怀疑大部分积雪消失的原因是雪升华,而不是融化。雪升华指的是雪直接气化,而非人们习惯性认为的那样融化成水后流走。就如地球观测站所描述的,积雪“消失在空气里”。雪线升高可能导致火灾风险加大并影响附近地区水源供应。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15张

航拍喜马拉雅山脉

10.气候变化将导致近地轨道承载卫星能力下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0日在其官网上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将削弱大气层清理太空垃圾的能力,随着时间推移,近地轨道承载卫星等飞行器的能力将会下降。这项由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人员联合开展的研究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会导致更多热量以红外辐射形式释放到太空,这会造成高层大气冷却和收缩。这种收缩会使近地轨道区域的大气密度降低,从而减小大气对废弃卫星碎片的阻力。大气阻力原本可以使太空垃圾因摩擦而燃烧殆尽。空气阻力减小会延长卫星碎片在轨寿命,并增加与其他卫星碰撞的风险。相关论文10日在线发表于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论文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威廉·帕克指出,未来的在轨卫星碎片情况与人类能否有效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密切相关。人类依靠大气层来清理卫星碎片,如果大气层在变化,那么卫星碎片环境也会发生变化。

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第16张

当地时间2025年1月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SpaceX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了24颗星链卫星。

转载请注明来自九游会·J9国际官网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本文标题:《气候资讯|3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九游会(l-jiuyou.com)中国官网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